最新二十篇文章公告:判決與法律命令之解析、契約與商業模式之範例
提供企業從事國內外商務交易上,所須知的各種法律規定及其風險的預防控管,而就各種法律規定、各項商業模式、各別法院判決與常用契約範本而寫的參考文章。本部落格之文章可讀性高、內容廣泛,從日常生活常見的買賣、租賃、公寓大廈管理到公司經營常見的產業模式、新創募資、合夥協議、投資併購、盡職調查、勞資關係、公司治理、上市上櫃、證券交易、技術移轉、經銷代理、國際商品買賣、供應鏈協議(OBM、ODM、OEM)、專利、商標、著作權、營業秘密保護相關之題目都有。本部落格的文章及其回覆,不代表本所的正式法律意見。如需進行各種商業交易的合法審查、各國商務契約的草擬談判、提起訴訟或應訊應訴、專利商標著作權之申請、授權及訴訟。 請就近聯繫 請聯繫新竹所03-668-2582 E-mail:info@zoomlaw.net 本所詳細資訊請自行參閱:http://www.zoomlaw.net 所長法學博士范國華律師敬啟

Spain’s most common corporate enterprise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business entities in Spain, but the most frequently found legal structures are:

 

-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ociedad de ResponsabilidadLimitada or “S.R.L.”)

- Join Stock Company – (“SociedadAnónima” or “S.A.”)

 

Joint stock companies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enterprise in Spain for multinational and listed companies. Nevertheless,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are more frequent, since Spanish corporate law is more flexible for their constitution. For example, to operate a Joint stock company the minimum capital amount required to incorporate a company is much higher.

 

A Joint stock company is a corporate structure generally designed for large corporations and it requires the availability of control mechanisms and complex legal structures. Instead,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are conceived to used for a small or family owned companies. Therefore, the legal structure and mechanisms to operate are less sophisticated than those of a Joint stock company.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P TRANSLATOR Case’s impact on the new EU Trademarks Regulation/Patricia Ibarrola Redondo

 

The new European Trademark Regulation, which will come into force on March 23 2016, codifies the existing practice for trademarks field after the judgment of a very important case, known as the “IP Translator Case”. On 19 June 2012 the 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handed down its judgment in case C-307/10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atent Attorneys v Registrar of Trade Marks.

All the Community trademarks (which after the New regulation enters into force next March 23, will be called European Union trademarks) are classified in classes for specified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means that every trademark must contain a representation of what is being registered and a list of the goods or services to be covered by it. The EU follows a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called the Nice Classification, which comprises 45 classes. For instance, BMW is registered in Class 12 for “Vehicles; apparatus for locomotion by land, air or water” and DHL in Class 39 for “Transport; packaging and storage of goods; travel arrangement”. Other classes are: Class 25 for “Clothing, footwear, headgear” or Class 34 for “Tobacco; smoker’s articles; matches”.  In addition, the Nice Classification also includes an alphabetical list of exampl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assigned to the classes.

The content of each class is described on a general level by class headings. Before this resolution, it was common practice to use broad class heading when applying to register trademarks, since some trademark offices thought that the use of the general indications listed in the class heading of a particular class gave protection to all goods or services included in it.

However, in June 2012, the European Courts held that “class headings covers all” approach was contrary to the law.

 

On October 2009, in the UK, 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atent Attorney (CIPA) filed a trademark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register the word sign “IP TRANSLATOR” and,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goods and services covered by this registration, they used the entire class 41 for “Education; providing of training; entertainment; sporting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The UK Registrar refused the application, on basis that the word mark IP TRANSLATOR was descriptive and non distinctive in respect for translation services. In particular, the Register considered that although not specifically included in the class heading, “translation services” are in the alphabetic list of class 41. Clearly interpreting the service specification under the “class headings covers all”. CIPA appealed the refusal, claiming that its application did not mention and specify, and therefore did not cover, translation services in class 41. The UK High Court of Justice decided to raise a few questions to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in the context of how Nice Classification class headings used in trademarks applications and registrations should be interpreted.

 

The referring Court, held that “class heading covers all” practice does not guarantee legal certainty and that according to Directive 2008/95 “trademark is sought to be identified by the applicant with sufficient clarity and precision” and “an applicant for a national trade mark who uses all the general indications of a particular class heading of the Nice Classification to identify the goods or services for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e mark is sought must specify whether its application for registration is intended to cover all the goods or services included in the alphabetical list of that class or only some of those goods or services” (paragraph 64 of the Judgement).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表決權信託?/實習律師 李怡仙

一、前言

  表決權信託是一種使股份的所有權以及表決權分離的一種設計,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公司的經營權、使公司決策能穩定、使特定董監候選人當選等,利用表決權信託的方式,結合各股東的表決權予少數人控制以達成目的,以下將針對表決權信託做詳盡之介紹。

二、表決權信託的意義

  表決權信託實際上也是信託的一種,所以在性質上與普通信託也具有許多的共通點。表決權信託是由委託股東與受託人合意成立表決權信託契約,表決權受託人須依照信託本旨,在權限範圍內,為委託股東的最大利益來行使職權。故所謂表決權信託,是由股東移轉有表決權的股票給一名或數名表決權受託人,使其持有並行使表決權的一種信託。

  美國早期對於表決權信託是採反對的見解,而認為本質上與傳統公司法原則相悖,認為表決權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權利,而是附屬於股票的權利,所以認為無效。而之後認為表決權信託並非僅移轉表決權,係由委託股東將股票交付信託,並且授權予表決權受託人在權限範圍內得行使股份表決權,來實現信託的目的,故承認表決權信託的有效性。表決權信託在國外行之有年,我國在民國91年通過企業併購法,就表決權信託有所規範,而公司法在104年增訂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章節,也在第 356-9 條對於表決權信託有所規定。

三、表決權信託的相關規範

  1. 公司法第356-9 條
    • I股東得以書面契約約定共同行使股東表決權之方式,亦得成立股東表決權信託,由受託人依書面信託契約之約定行使其股東表決權。
    • II前項受託人,除章程另有規定者外,以股東為限。III股東非將第一項書面信託契約、股東姓名或名稱、事務所、住所或居所與移轉股東表決權信託之股份總數、種類及數量於股東會五日前送交公司辦理登記,不得以其成立股東表決權信託對抗公司。
  2. 企業併購法第10條
    • I公司進行併購時,股東得以書面契約約定其共同行使股東表決權之方式及相關事宜。
    • II公司進行併購時,股東得將其所持有股票移轉予信託公司或兼營信託業務之金融機構,成立股東表決權信託,並由受託人依書面信託契約之約定行使其股東表決權。
    • III股東非將前項書面信託契約、股東姓名或名稱、事務所或住(居)所與移轉股東表決權信託之股份總數、種類及數量於股東會五日前送交公司辦理登記,不得以其成立股東表決權信託對抗公司。

 

文章標籤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信分類用正方小圖-04

 

公司進行分割的相關程序/實習律師 李怡仙

 

一、前言

  在現今社會產業變化迅速,為能有效地因應各產業間發展的趨勢,企業常需彈性地調整營運的模式,透過專業分工的方式顯現公司運作的效能,且由於全球產業發展的趨勢,企業的營運也朝向全球化、專業分工化邁進,此時,企業組織架構的調整也變得相當重要,是企業發展時必須考量的重要議題,而公司分割對於公司資源的統籌分配以及組織改造有所幫助。

二、公司分割的意義

  我國企業併購法第條第款就公司分割設有明確之定義,所謂分割係指公司依本法或其他法律規定將其得獨立營運之一部或全部之營業讓與既存或新設之他公司,而由既存公司或新設公司以股份、現金或其他財產支付予該公司或其股東作為對價之行為。有學者認為,基本上,如從經營學之角度來觀察,大規模企業進行公司分割之原因,通常是基於經營管理或組織戰略等經濟性目的之考量,例如為追求經營效率化、強化國際競爭力、集中經營資源、管理統馭之實效性,乃採行公司分割之方法,以進行企業組織之再造或重組。

三、公司分割的程序

  公司分割的程序,依照公司法以及企業併購法之相關規定,為召開董事會、作成分割計畫、進行分割決議、編造資產負債表及財產目錄、收買對分割表示異議股東之股份、踐行公司債權人之保護程序,以及申請分割登記等。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券交易法非常規交易罪「不合營業常規」之認定/實習律師 李怡仙

 

一、前言

  由於近年來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經濟犯罪的態樣也愈來愈複雜,考量到企業掏空公司資產的事件頻傳,如企業經營者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公款或利用職權而掏空公司,不僅損及公司本身,對於廣大的證券投資人權益亦有極大影響,故證券交易法為了保護投資大眾的利益,以及捍衛金融秩序的穩定,對於此類的犯罪類型也有所規範,規定於第條第項第款。

  而本罪的「不合營業常規」為一不確定法律概念,法院實務有將不合營業常規做初步地闡釋,此外,有學者對於所謂「不合營業常規」以及「不利益交易」的概念分別說明。本文先討論非常規交易的規範制度討論,從立法目的、條文構成要件之解釋、立法理由,最後再藉由法院實務以及學者的見解,討論證券交易法中非常規交易罪「不合營業常規」應如何認定。

二、立法目的與法律規範

  證券交易法第條第項第款規定:「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上二億元以下罰金:…二、已依本法發行有價證券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或受僱人,以直接或間接方式,使公司為不利益之交易,且不合營業常規,致公司遭受重大損害。」

  從民國年增訂本款的立法意旨來看,立法理由謂:「已發行有價證券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受僱人等相關人員,使公司為不合營業常規或不利益交易行為,嚴重影響公司及投資人權益,有詐欺及背信之嫌,因受害對象包括廣大之社會投資大眾,犯罪惡性重大,實有必要嚴以懲處,爰增列處罰」由此可知,非常規交易罪之規範核心,為企業經營及金融之安定以及廣大投資人之保障。

  由本款可以歸納出構成非常規交易罪的要件:

  1. 規範主體為已發行有價證券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受僱人等相關人員
  2. 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
  3. 使公司為不合營業常規交易且不利益交易行為
  4. 致公司受重大損害

  須注意的是,本罪的性質是結果犯,條文中直接規定「致公司遭受重大損害」之要件,故若無重大損害時,行為人的行為就不該當本款之罪。而不合營業常規交易且不利益交易為一不確定法律概念,究竟何種行為構成不合營業常規?何謂營業常規?實有探討的必要,故以下會介紹法院及學者對於不合營業常規之看法。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為什麼企業要推動政府發起WTO訴訟

現代有誘因推動國家發起 WTO 訴訟的人,往往是該國的企業以及他們的法務部門(包含與其合作的民間律師事務所。畢竟真正受到貿易利益損害的,不是國家,而是企業。

然而,我國產業界也許尚未體認到,自己有能力推動政府發起WTO訴訟。當整個產業受損超過上億美金時,企業即應開始思考是否以整個產業協會的名義集資聘請民間律師,遊說政府提出WTO訴訟,甚至由民間律師主動為政府設計訴訟策略與撰寫訴狀。

在瞬息萬變的商場,企業主往往認為企業的反應永遠比政府快,凡事自求多福。然而很多事情仍有仰賴政府之空間。透過WTO訴訟,我們的政府可以要求進口國政府廢除不利於我國廠商且不符合WTO協定規範的措施。WTO訴訟程序上,只有國家才有資格發動訴訟,企業再大如鴻海仍然無法自行為自己的商業利益提起訴訟,必須藉助國家作為代理人。而有代理人就有代理成本,如何確保廠商的利益不會在國際訴訟中,成為政府用來與外國交換其他利益的籌碼,就必須仰賴民間律師在WTO訴訟代表團的參與。

二、民間律師加入WTO訴訟代表團是否符合WTO

您也許會問,一般的政府對外代表團,不是都由專業的政府外交文官組成嗎?有可能可以由代表企業利益的民間律師參與嗎?

在歐盟香蕉案(EC-Banana III, 1997)中,美國主張民間律師無權參與代表國家的WTO訴訟代表團,然而上訴機構(the Appellate Body, WTO最終審,其概念上等同國內最高法院)於該案中指出,沒有任何的WTO協定、習慣國際法或其他國際法庭實踐否定一國有自主決定如何組成其訴訟代表團之權利。換句話說,各國可自主決定,是否允許民間律師參加WTO訴訟代表團。此外上訴機構還指出,允許民間律師參加WTO訴訟代表團有助於協助政府資源不足的開發中國家會員使用WTO爭端解決機制。

我國產業面的觀察:以反傾銷稅為例

截至目前為止,我國是被外國課以反傾銷稅全球第二名的國家,從1996年至今高達140餘件,我國廠商有許多產品都因此被迫直接退出當地市場。直到今(2014)年7月我國政府終於在WTO框架下加拿大提起訴訟前諮商,儘管諮商不等於進入訴訟,諮商請求卻必須含括其後訴訟的所有爭點,實質上已進入訴訟前攻防的序曲。

然而,您也許會問,那剩下100多件呢?必須指出,我國自退出聯合國後,長期隔絕於國際社會之外,本身就缺乏參與國際組織的經驗。我國加入WTO不過十餘年,為提起這樣的高端訴訟,政府需要時間去培養人才。然而,以反傾銷為例,由於國內產業出口的毛利有限,反傾銷稅往往一課就是5年,如不能即時透過WTO訴訟救濟,廠商形同被迫退出該國市場。以今年我國提起的WTO鋼管訴訟前諮商為例,根據統計,在短短的二年間,民國100年我國出口焊接碳鋼管至加拿大金額為1,900萬美元,101年減少至1,100萬美元,而102年僅為500餘萬美元,兩年減少出口額約1,400萬美元。如果廠商不能在該國的反傾銷調查中成功異議,最後的手段就是推動政府提起WTO訴訟,否則只有放棄這個市場。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BS網路言論要小心/實習律師 李怡仙

 

  一、案例問題

  甲是一個喜歡去夜店狂歡的妙齡已婚女子,也常在國立臺灣大學電子佈告欄系統研究社批踢踢實業坊(BBS)網站的婚姻看板之公開討論區,以其帳號發表對於「婚姻、性、愛情」的看法,乙是一位極度保守的家庭主婦,對於甲在該看板的發文十分不滿,遂以其帳號在甲之發文後,刊登一篇帶有「又要當婊子,又想立貞節牌坊」等辱罵文字之文章,請問甲犯了何罪?

二、相關法條

1.刑法第309條

 「 I公然侮辱人者,處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II 以強暴犯前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

2.刑法第310條

 「 I 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II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III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三、侮辱與誹謗之差別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眾律國際法律事務所實習一個月的心得

 

寒假工讀生 蔡佩均 台灣大學法學院法律系法學組三年級學生

 

在這裡短短工讀的一個月裡,時間看似非常短暫,但收穫卻非常多。

 

高中時,便想進入法律系,希望能夠成為一位有用的好律師,因此進入大學後,一直有想要找時間去律師事務所實習看看,想了解未來的自己,會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工作,那樣的環境適不適合我?想知道真正的律師到底在事務所都在做些什麼?常常聽學長姊訴苦,說:「路還很長,並不是考完國考一切都沒事了,進入事務所實習,成為一位真正的律師之後,要做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多,常常爆肝超時工作。」因此充滿疑惑的我,希望能夠提早了解這樣的生態,然而,大一、大二系上或社團活動非常的忙碌,終於在大三這個寒假有空檔,在寒假開始前,便上網搜尋到底有哪一家事務所適合我去學習的,查了一下,就查到眾律國際法律事務所,當下也只是抱持著試試看的心裡,不太期望會收到回信,畢竟我還只是個大學生,沒想到一天之後就收到所長范國華律師的回信,當下我真的非常開心,也非常感謝眾律國際法律事務所給我這樣的機會。


來到這裡,剛開始非常緊張,真的什麼都不會,接到要整理法規的工作的時候,心裡還充滿疑惑,想說這些不是上網查一查、法典翻一翻不就完成了,但還是把它硬著頭皮整理完,後來進去開會時,才知道原來整理法規不是一件看似那麼簡單無聊的事,我的理解是,到底哪些法規、哪些刑責才會影響到當事人,當事人會擔心、會需要,而我們要把這些整理出來,讓當事人警覺,協助他們做好合規管理。


文章標籤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業法之刑罰規定/法務助理 蔡佩均   總編輯法學博士范國華主持律師 

關於電業法之規定,見於該法第56條,臚列如下:

 

第106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為竊電,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一、未經電業供電,而在其供電線路上私接電線者。

二、繞越電度表或其他計電器,損壞或改動表外之線路者。

三、損壞或改變電度表、無效電力計、其他計電器之構造,或以其他方法使其失效不準者。

四、在電價較低之線路上,私接電價較高之電器者。

五、包燈用戶,在原定電燈盞數及瓦特數以外,私自增加盞數或瓦特數者。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然氣事業法之刑罰規定/法務助理 蔡佩均   總編輯法學博士范國華主持律師 

關於天然氣事業法之規定,見於該法第56條,臚列如下:

第56

漏逸天然氣,致生公共危險者,處行為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情形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四十萬元以下罰金。

法人之負責人、代理人、受僱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執行職務犯前三項之罪者,除處罰該行為人外,對該法人亦科以各該項之罰金。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