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十篇文章公告:判決與法律命令之解析、契約與商業模式之範例
提供企業從事國內外商務交易上,所須知的各種法律規定及其風險的預防控管,而就各種法律規定、各項商業模式、各別法院判決與常用契約範本而寫的參考文章。本部落格之文章可讀性高、內容廣泛,從日常生活常見的買賣、租賃、公寓大廈管理到公司經營常見的產業模式、新創募資、合夥協議、投資併購、盡職調查、勞資關係、公司治理、上市上櫃、證券交易、技術移轉、經銷代理、國際商品買賣、供應鏈協議(OBM、ODM、OEM)、專利、商標、著作權、營業秘密保護相關之題目都有。本部落格的文章及其回覆,不代表本所的正式法律意見。如需進行各種商業交易的合法審查、各國商務契約的草擬談判、提起訴訟或應訊應訴、專利商標著作權之申請、授權及訴訟。 請就近聯繫 請聯繫新竹所03-668-2582 E-mail:info@zoomlaw.net 本所詳細資訊請自行參閱:http://www.zoomlaw.net 所長法學博士范國華律師敬啟

目前分類:安養信託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從金融老年學觀點來看安養信託之立法例

眾律國際法律事務所 范國華/主持律師、吳尊傑/法務助理

在Medium上閱讀

「金融老年學」(Financial Gerontology)並非新興話題,近年在高齡國度的日本再度興起,本質上是通過金融工具來解決高齡化社會所產生的問題。[1]惟推其原故,乃源於美國1990年代,彼邦學者為將社會老年學的知識推廣且應用至金融服務上,重點關注人口老化、個體老化、家庭老化及世代老化,故迫使金融從業員能深入了解客戶從退休前到進入老年期之後的轉變和需求,從更宏觀的視野去思考老齡化對個體及社會的影響。[2]吾人參考黃詩淳教授之見解(下稱「黃著」),其建議參考日本信託法第90條(遺囑代用信託)及第91條(受益人連續信託)等規定,認為台灣信託法有必要對受益人權限進行修正。畢竟作為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以及高齡化後的臺灣社會,[3]修法就顯得重中之重!

黃著將日本高齡者所面臨之金融風險,歸納如下:(1)資產壽命追不上平均壽命,花光儲蓄後僅依靠年金維持生活者增多;(2)與前者不同,基於無法推估老後收支狀況而感到不安,因而過度節儉致未能充分運用資產;(3)居住在農村的高齡者所擁有的資產,容易因為繼承而流至居住在城市的繼承人;(4)又由於老後認知與判斷能力下降,故時常導致實質資產凍結的情況出現。[4]所以,針對銀髮族理財需求之金融服務就顯得重要;又運用金融老年學的重點,日本學者駒村康平之研究指出,係將個人認知程度與個人資產複雜性來區分成四個區塊:[5](1)認知程度雖低,但其所管理之資產並不複雜(區塊一);(2)認知程度偏低,惟其所管理之資產卻甚複雜(區塊2);(3)認知程度偏高,但資產管理的複雜性卻偏低(區塊3);(4)高認知程度配合資產管理複雜性高的情況(區塊4)。然就認知程度最低、卻需管理最複雜資產的人而言(區塊2),應為最優先被尋求解決方案之族群。比方說,依賴有效的信託與成年監護制度來解決積存已久的問題。[6]以台灣為例,從整體人口結構來看,2018年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即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高達14.1%;並預計將在2025年超過20%,進而成為超高齡化社會。[7]

有鑑於此,金管會在202091日即發布信託2.0「全方位信託」,強調透過整合機構內部資源及跨業合作,希冀改變過去偏重傳統理財信託的型態,除了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之信託服務外,首重者為推動「專業資格」的認證機制等。[8]另外,亦需對金融機構進行「組織改造」,例如:提升「信託部門」在機構內的位階、增設商品行銷科、配置業務及輔銷專員,讓客戶真正取得「一站式」服務。[9]誠如前述,「全方位」意味需建立一個內外循環的「系統」。故有學者建議,在我成年監護的體制中,信託業者或可與法院、專家團體、醫療機構、安養機構等進行跨業合作,以便針對「高齡客戶」進行個案研討;或仿照日本,培訓有意願的金融機構退休人員,讓其得以在耳順之齡發揮長才,擔任「志工型」監護人。[10]

總而言之,參考日本信託法第90條之遺囑代用信託以及第91條之受益人連續信託等規定,在臺灣信託法中增列第17條之117條之2:前者乃賦予委託人有變更受益人之權及以委託人死亡為取得信託之生效條件;至於後者,即當受益人死亡(受益權消滅),此時信託自成立時起已經過30年,惟信託之效力持續至新受益人死亡或受益權消滅為止。[11]不過,信託法律關係實複雜多變,故本文建議當事人應尋求「專業團體」(例如律師)之意見,以便充分發揮「安養信託」之制度目的。

原文,請參見:https://view.ctee.com.tw/legal/30339.html。

文章標籤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律國際法律事務所 范國華/主持律師、吳尊傑/法務助理

在Medium上閱讀

先秦儒家經典—《禮記》的〈禮運〉大同篇中提及「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謂大同」白話就是,如果一個社會中人人皆以「兼愛」為原則來對待身邊每一個人,那麼「外戶而不閉」之「大同社會」就會自然產生。但現實上,要做到這樣,何其艱難!簡言之,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裡,人們只要能達到「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之「小康社會」,那就心滿意足。不過,觀之於眾多部門法中,唯獨《信託法》能有效實踐從「獨善其身」的「一家一姓」擴大至「老有所終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之社會照顧義務。

 

依據《中華民國人口推估》之研究顯示[1],過去30年臺灣的人口走勢,即從1990年到2021年間,整體人口從2040萬人增長至2357萬人;其中,65歲或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分別由126.5萬人(6.2%)增長至396萬人(16.8%)。結果雖然導致老年人的青壯年(1564歲)扶養比從1990年的49.9下滑到2021年的41.2名,也就是每100名青壯年至少需供養41名長者。惟預估到達2040年,此比率將為67。因而構成對未來青壯年人口之沉重負擔。

 

基此,近年來在大中華地區,就衍生了一種適合高齡人士退休後得以頤養天年的信託商品,稱之為「安養信託」。所謂「安養信託」,係指受託人受委託人之託付,管理、執行委託人所交付之財產,以便委託人退休後生活費用之支出或達到照護指定人士為目的之信託服務。安養信託設立後,受託人會依照委託人在信託契約中之約定,讓受益人得以享有信託利益,作為其生活費、醫療費以及看護費用等之支取,受益人得為委託人本人,抑或是委託人指定之其他人或機構。[2]

 

首先,有關「信託」之起源,乃源於英美信託的概念及構成衡平法之一部分,英國法律遵循的獨特歷史道路下偶然產物[3]在中世紀後期,當地富裕的地主開始將此系統用作避稅手段。但時至今日,信託系統已發展成為由信託的創建者(現在稱為委託人)指定法律上所有人(現在稱為受託人),由該所有人以信託之目的所有人(現在稱為受益人)之唯一利益管理信託財產[4]

 

文章標籤

Zooml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